查看原文
其他

《创造101》拿实力给青春加buff:后超女时代,如何引爆偶像养成女子力

2018-05-08

作者 腾讯传媒

听说,最近流行pick小姐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026boa030&width=500&height=375&auto=0

“山支大哥只能说666,超稳!”


“谁能想象我看创造101的女孩子们的时候是两眼放光+一脸花痴?苍天啊,我可是个女孩啊!”


“怎么有这么好看的小姐姐啊啊啊啊啊啊要被小姐姐掰弯!(严重怀疑性取向)”

 

 

有网友说:“躲过了韩版,躲过了之前的男团,结果一头扎进女团坑里出不来了。”这些花痴的OS是不是你现在的真实写照?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来和你聊聊女子力max的小姐姐们如何穿越“荆棘”,俘获我们的心。

 

梦想路上,荆棘丛生

 

“2016年是中国女团的元年,也是卒年。”

 

纪录片《女团》是这样评价中国女团现状的:野蛮生长却又一地鸡毛,女团层出不穷,然而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一曲《说散就散》不知会在哪个时刻响起。女团若想出人头地,必要披荆斩棘,首先便要跨越下面“三座大山”。

 

待养成的市场与受众

 

关于女团未来,主持人张绍刚说他听到的更多是“愿景式的描述”,而非“系统性的描述”,很多人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却很少人将目光落在那群带着梦想的年轻人身上。

 

没有成熟的市场与完整的产业链承接,女孩们的追梦道路走得异常艰辛,缺少话题度和曝光度的国内女团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投资者想要的“赚快钱”模式与女团需要的“慢养成”之间的矛盾也无不使女团呈“畸态”发展。“出道即巅峰,随后以光速过气”大概就是众多女团发展历程的真实描述。

 

 

有人说,女生看男生是带着滤镜的,女生看女生是带着刀子的。相对于男团,女团的认知和认可度都比较低:在屏幕面前哭诉自己的遭遇会被说成“卖惨”,自信满满坐上“第一位”会被批“张扬”,一个眼神与动作会被放大为“有心计”,囿于微妙的性别“歧视”和社会成见之间的她们,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难怪“C皇”Cindy都直呼“太难了太难了”。

 

虚拟偶像的冲击

 

不止是人,连虚拟人物都来和女团成员抢饭碗了。And2girls安菟女团从去年诞生至今,不但产出漫画、动画、演唱会等内容产品,还参加各种各样的漫展,不断尝试小视频与直播的新形式,收获一票男性死忠粉。

 

知乎网友对“如何评价And2girls安菟虚拟女团?”问题的回答

 

And2girls安菟女团的五位虚拟成员性格各异,都有着各自的微博账号,时不时团队成员间还会来个小互动,与真人偶像组合并无二异。


 

在技术的加持下,虚拟偶像们有着完美的音准,精确的舞步,不但能够实现7/24不间断的陪伴,还能够通过定制打造专属偶像,不用担心“青春过期”不断迭代更新的它们,成为中国女团的劲敌之一。


女团粉丝的污名化标签

 

提起女团粉丝,你会想到什么?


 

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词就是“宅男”,还会不自觉地盖上一枚“猥琐”的大章。这种现象导致某些粉丝即便是心里喜欢,也总是藏着掖着,比起追星的快乐,他们更害怕别人奇怪目光的打量,喜欢女团变成了一件不能与他人言说的秘密。

 

不止粉丝被打上标签,女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作为男性的消费品而存在,始终逃离不开男性凝视,原本青春活泼的团体被蒙上一层“暧昧”的外衣,直至现在不少人依旧“谈女团色变”。

 

女子选秀节目掠影

 

在各个领域遍地开花的女子选秀,形式上也是花样百出。

 

流动评级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还记得上学时候被流动班级支配的恐惧吗?近几年的女生选秀节目都引入了与之类似的“流动评级制”,选手们稍有松懈,可能就会从顶好的班级下降到稍弱的班级。在“不是上升就是离开”的激励下,不少选手都带来了羽化成蝶的惊喜。

 

2015年韩国综艺Sixteen上线,这是一档为打造新女团TWICE而进行公开试镜的选秀节目,在节目开始前工作人员将16个人分成上位组和下位组,进入上位组的成员可得到艺人待遇,但若落选到下位组则将得到差别待遇,不仅宿舍管理上会有所不同,下位组成员还得等到晚上九点到第二天上午九点之间,上位组成员全部使用完练习室之后才可使用。

 

不只是Sixteen,《创造101》也采取了差别待遇,导师们将101名选手按照能力进行评级,分成A、B、C、D、F(F代表fail,意为尚不具备上台实力)班。不同班级不仅有自己的专属颜色,宿舍与练习室条件也各不相同,第二期加入的“踢馆制”使节目更多了一丝紧张与残酷。

 

《创造101》A班F班练习室对比

 

另外一款韩综《偶像学校》被称为“低配版101”,节目以学校为背景,新生们需要学习11个周的教育课程,在教育课程结束后顺利通过毕业考试的优等生们会在2017年下半年毕业,并同时作为女团成员出道。

 


相比于前面的两档节目,《偶像学校》以老师打分取代A到F的分级评定,统一校服替代颜色不同的练习服,不设淘汰机制使其少了一分选秀节目的残忍与激烈。


对抗battle型:够胆你就来

 

犹记得2005年被《超级女声》引爆的那个夏天,顶着帅气短发,穿着黑色衬衫,唱着《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的李宇春一夜之间成为娱乐圈的现象级艺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PK这个词红遍大江南北。

 


如果说过去的PK还有一丝无奈的意味,那么摇身一变的“battle”则更显得主动且勇敢。《创造101》第一期最后强东玥的一句“我要求battle!”将节目推向高潮;韩国嘻哈综艺Unpretty Rapstar虽因女rapper之间互相恶语攻击备受争议,但其battle中体现的直率与爆发力也让观众大呼帅气。

 

 

日本综艺《最后的偶像》则主打挑战者PK组合“暂定人员”的“替换战”模式,每一期都会有1-2名挑战者到场,指定某一位“暂定成员”进行PK,若胜出则取代,若失败则退出,以此来选出极富实力的最强组合。

 

除了个人PK,导师带队PK模式也是选秀综艺的“常客”:真人秀节目《蜜蜂少女队》由吴奇隆和谢霆锋分别率领一队素人少女进行训练,两队PK后取得优胜的队伍即可出道。《加油!美少女》节目则从第五期开始进入导师组队表演期,四位明星导师可各自选择学员组成队伍踏上接下来的“征程”。

 

全景直播型:真正实现“零距离”

 

如果说电视上的偶像依旧与你隔着一层薄纱,那么直播则是撕掉这层薄纱的利器。2011年,《快乐女声》推出“女声学院”节目,24小时不间断对外直播选手日常,前二十强每天晚上还会有一个小时的粉丝互动时间。直播消除了选手与粉丝之间的隔阂感,选手们从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真实个性成为吸粉关键

 


2016年,直播综艺的战役打响,熊猫直播的《Hello!女神》、芒果TV的《夏日甜心》等纷纷入局。《Hello!女神》让海选出的十位女神入住一幢封闭别墅,进行为期49天的直播,在此期间接受各项考核并与网友互动,最终票选5位“国民女神”出道。尽管节目被一些网友指责为“略低俗”,但其依旧凭借着“所见即所得”的真实感收获一批忠粉。

 

任务打卡型:选秀就像闯关游戏

 

把选秀节目比成游戏,那么一个个小任务的完成就能够让选手进行一次次经验值的累积,不断自我升级直至最后通关。

 


被称为现实版“宫心计”的模特选秀节目《天使之路》从开播便饱受争议,但这也让它在众多综艺的夹击下为自己“撕”出一片天。节目中选手完成答题、辩论任务后会得到加分奖励,每个人都为最终站上维秘秀场而努力升级。

 

Mnet出道生存实境节目《寻找MOMOLAND》每期都会给女团成员布置舞台任务,只有完成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挑战,最终取得出道机会。有趣的是,团队成员因未能完成“聚集3000人”的最终舞台任务而被延后出道。就像游戏一样,最后一关未能通过,也只能苦涩地唱一句“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偶像女子力炼成之路

 

那个令人疯狂一整个夏天的《超级女声》过去已有13年,如今我们为什么又会为101的小姐姐们露出痴汉笑,献上迷妹脸?

 

向“千人一面”说再见

 

有人认为,颜值是女团的首要标准,女团就应该是大长腿、瓜子脸、“傻”白甜。但《创造101》第一期便打破了这一标准,导师们将美少女基本都分到了F班,一些有才有个性的选手反而更受关注与喜爱。

 


放眼望去,这101个女孩并不是标准化的“批量产物”,而是各有各的特点,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或甜美可爱,或搞怪幽默,亦或高贵冷艳,在她们身上总会让人找到自己所期待的样子。正如网友所说:“颜是吸粉利器,但才华性格以及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才能固粉。”

 

“创造101”微指数&百度指数搜索人群画像

 

从“创造101”搜索指数上来看,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女粉丝追女偶像往往是因为在她们身上能够看到一个更为理想的自己,在观看她们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共情效应”,更能理解也更易体谅其中的艰辛与苦涩。各种类型的女孩为女性观众提供了完美自我的心理投射,让她们也纷纷加入到粉丝大军中。

 

粉丝翻身指点江山

 

从05年超女的短信投票到如今的“女团创始人”,全民选秀时代已经回归。明星导师的光环被弱化,而粉丝也不仅仅只是台下摇旗呐喊的观众,更是决定偶像命运的决策者。

 

网友: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因为获得话语权并参与到整个偶像制造流程中,粉丝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自觉与偶像结成命运共同体,心甘情愿为自己所支持的爱豆付出更多,以助她们登上最终舞台。

 

偶像养成:吾家有女初长成

 

全媒派往期文章《天王黄昏时代的「偶像物语」:从练习生到虚拟爱豆,孵化的不止是流量》曾提到:参与造星时的使命感和造星成功后的喜悦感,让粉丝们对“偶像养成模式”欲罢不能。

 

“她们不是唱得最好的,也不是跳得最好的,她们身上甚至于有瑕疵,有明显的缺点,但是粉丝知道,随着我的成长,她们也在成长,甚至可能是我的努力在帮助她成长,然后当大家一步一步地都变得更好的时候,她们之间的粘性会极大的加强,这就是养成。

——张绍刚论“养成”

 

直拍(即个人单独摄像)对比图

 

节目中的各种花絮、官方发布的直拍、偶像的读信写信互动都会让粉丝获得陪伴感和真实感,一同进步,互相成就,待到她站到最高舞台之时,台下的我们不免也会露出老母亲般欣慰的笑容。

 


或许有瑕疵,或许有缺点,但只要足够努力,足够真诚,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步步地走下去,就足以打动人心。因为在她们身上,你看到的,其实是那个更好的“自己”。

 

注:题图/插图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